mù①<动>放牧。《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马。”
【又】<名>放牧的人。王安石《谢公墩》:“问樵樵不知,问~~不言。”②<动>像放养牲畜一样的统治;管理。晁错《论贵粟疏》:“民者,在上所以~之。”③<动>管束;修养。《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④<名>官名,一州的长官。《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用二州~伯所见明知。”
【牧伯】州牧、方伯的合称。汉朝之后州郡长官的尊称。
【牧守】州郡的长官。州官叫牧,郡官称守。
【牧圉】⒈牛马的场所。⒉养牛马的人。⒊财物。
【牧宰】州县长官(县官叫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ū哺乳动物,头大,鼻子和口吻都长,眼睛小,耳朵大,脚短,身体肥。肉供食用,皮可制革,鬃可制刷子和做其他工业原料,粪尿可做肥料。
【猪倌】(~儿)专职养猪的人。
【猪獾】哺乳动物,背部淡黑色或灰色,四肢棕黑色,头部有一条白色纵纹,颈、喉、耳朵和尾部白色。毛皮可以制褥子。也叫沙獾。
【猪苓】真菌的一种,外皮黑色或黑褐色,里面白色,形状象猪粪。可以入药,是利尿剂。
【猪笼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大,基部扁平,尖端长着一个圆筒状带盖的囊,囊底能分泌液体,昆虫飞进囊中,就淹死在液体里,化为养料。产于热带地方。供观赏。
【猪笼草】见〖铁线蕨〗。
【猪猡】<方>猪。
【猪囊虫病】一种寄生虫病。猪吃了含有钩绦虫卵的人粪而引起,寄生在猪的全身。有囊虫的猪肉,俗叫米心肉,人吃了这种肉,就会患绦虫病。
【猪排】炸着吃或煎着吃的大片猪肉。
【猪婆龙】鼍的通称。
【猪瘟】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滤过性病揪引起,症状是卧着不起,发高烧,流泪,皮肤上有紫红色斑点,起初便秘,接着拉稀,几天之内就会死亡。
【猪油果】见〖油瓜〗。
【猪崽儿】<口>小猪。
【猪鬃】猪的颈部的较长的毛,质硬而韧,可用来制刷子。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nú①<名>奴隶;奴仆。《游黄山记》:“时已过午,~辈适至。”②<名>女子自称的谦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官人不知,容~告禀。”③<名>自我谦称或对他人的鄙称。《左忠毅公逸事》:“庸~!此何地也,而汝来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ì①<动>游戏;玩耍。《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莫相忘。”②<名>游戏活动;娱乐活动。《促织》:“宫中尚促织之~。”③<动>戏弄;嘲弄;开玩笑。《廉颇蔺相如列传》:“传之美人,以~弄臣。”④<名>歌舞、杂技等表演。《汉书·西域传赞》:“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以观视之。”
huī<名>通“麾”。大将的旌旗。《汉书·灌夫传》:“驰入吴军,至~下。”
xī①通“羲”,“伏羲”也作“伏戏”。②通“巇”,险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