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ú<书>同‘拂’③。另见fó。
【佛法】(1)佛教的教义。(2)佛教徒和迷信的人认为佛所具有的法力。
【佛教】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佛经】佛教的经典。也叫释典。参看〖释藏〗。
【佛龛】供奉佛像的小阁子,多用木头制成。
【佛戾】(fùlì)<书>违背;违反。
【佛门】指佛教。
【佛青】见〖群青〗。
【佛事】旧指僧尼拜忏的事情。
【佛手】(1)常绿小乔木,叶子长圆形,花白色。果实鲜黄色,下端有裂纹,形状象半握着的手,有芳香。中医入药。(2)这种植物的果实。
【佛手瓜】多年生宿根蔓性草本植物,多作一年生栽培,叶浓绿,有3——5浅裂。卷须生茎节,端分叉,与叶对生。瓜短圆锥形。嫩瓜作蔬菜。
【佛堂】信佛人家供奉佛像的屋子。
【佛陀】佛教徒称释迦牟尼。简称佛。[梵buddha]
【佛像】佛陀或菩萨的像。
【佛学】佛教经典中包含的唯心主义哲学。佛学的基本特征是否认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宣扬精神、意识第一性。
【佛牙】佛教徒指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所留下的牙齿。
【佛爷】<轻>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泛称佛教的神。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yǎn①<名>眼珠。《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忠之祸也。”《晋书·阮籍传》:“见礼俗之士以白~对之。”
【引】眼睛。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菴》:“~前万里江山。”②<名>孔洞;窟窿。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第中窗上下及中一二~作方~。”③<量>用于井、泉水。白居易《钱塘湖石记》:“湖中又有泉数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iàng①<动>仔细看;观察。《订鬼》:“伯乐学~马。”②<名>相貌。《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幸复得此妇。”③<动>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之,亦不能至也。”④<名>帮助别人的人。《季氏将伐歂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矣。”⑤<名>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乎?”
【又】<名使动>使……当宰相。《资治通鉴·周纪一》:“魏置相,~田文。”⑥<名>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焉。”
xiāng①<副>互相。《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吊。”②<副>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遣归。”③<副>递相;相继。《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承。”
【相与】⒈一起;共同。⒉交往;结交。
【相得】关系融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àn①<动>视;瞧。《范进中举》:“范进不~便罢,~了一遍,又念了一遍。”②<动>观看;观赏。《望庐山瀑布》:“遥~瀑布挂前川。”③<动>看待;对待。高适《咏史》:“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④<动>访问;探望。《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梁车新为邺令,其姊往~之。”⑤<动>眼看着;转眼。杜甫《绝句》:“今春~又过,何日是归年?”
kān<动>看守;守护。《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此间东门外十五里有座大军草料场,……原是一个老军~管。”
【看朱成碧】眼花缭乱,不辨五色。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