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①<形>与“小”相对。《鸿门宴》:“~行不顾细谨。”②<形>重要的;重大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③<形>年长的;排列第一的。《木兰诗》:“阿爷无~儿,木兰无长兄。”④<副>表示范围广,数量多。《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会宾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⑤<副>表示程度深。《董宣执法》:“帝~怒,召宣,欲箠杀之。”
tài①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②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而富。”
【大方】大道理。引申为专家、内行。《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之家。”
【大成】1.太平,和平。《左传·僖公十五年》:“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2.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若缺,其用不敝。”3.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孟子·万章下》:“孔子这谓集~。”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uī①<动>合拢嘴唇用力出气。《韩非子·大体》:“不~毛而求小疵。”②<动>风吹。《归去来兮辞》:“风飘飘而~衣。”③<动>吹奏。苏轼《赤壁赋》:“客有~洞箫者,倚歌而和之。”④<名>管乐。陶潜《述酒》诗:“王子爱清~。”(清:指幽雅的。)
【吹拂】1.微风拂动物体。2.比喻揄扬或汲引。
【吹嘘】1.夸大地宣扬。2.嘴里嘘气。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ǎ①<名>法令;法律;制度。《察今》:“故治国无~则乱。”②<名>标准;法则;规律。《礼记·中庸》:“是故君子动而世为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言而世为天下则。”《察变》:“此物能寒,~当较今尤茂”③<名>方法;做法。《谋攻》:“凡用兵之~,全国为上。”《采草药》:“古~采草药多用二、八月。”④<动>效法;仿效。《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常可。”《察今》:“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⑤<名>佛教的道理。高适《赠杜二拾遗》:“听~还应难。”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uó(1)软体动物,体外包着锥形、纺锤形或扁椭圆形的硬壳,上有旋纹,如田螺、海螺。(2)螺旋形的指纹。
【螺钿】一种手工艺品,用螺蛳壳或贝壳镶嵌在漆器、硬木家具或雕镂器物的表面,做成有天然彩色光泽的花纹、图形。也作螺甸。
【螺钉】圆柱形或圆锥形金属杆上带螺纹的零件。按用途可以分为连接螺钉、固定螺钉等,日常用在木材上的叫木螺钉。也叫螺丝钉或螺丝。
【螺号】用大的海螺壳做成的号角。
【螺距】螺纹上两个相邻的牙之间的距离。
【螺母】组成螺栓的配件。中心有圆孔,孔内有螺纹,跟螺钉的螺纹相啮合,用来使两个零件固定在一起。也叫螺帽,螺丝母或螺丝帽。
【螺栓】连接用的机械零件,圆杆上有螺纹,配有螺母,可以拆卸。
【螺丝刀】见〖改锥〗。
【螺丝钉】<口>螺钉。
【螺丝攻】见〖丝锥〗。
【螺丝扣】<口>螺纹②。
【螺丝帽】见〖螺母〗。
【螺丝母】<口>螺母。
【螺丝起子】见〖改锥〗。
【螺纹】(1)手指上的纹理,也指脚趾上的纹理。(2)机件的外表面或内孔表面上制成的螺旋线形的凸棱。根据旋转方向分左螺纹和右螺纹两种,右螺纹较为常用。也叫螺丝扣。
【螺旋】(1)象螺蛳壳纹理的曲线形:~体|~桨。(2)简单机械。圆柱体表面有象螺蛳壳上的缧纹的叫阳螺旋,在物体孔眼里的螺纹叫阴螺旋。阴阳两组螺旋配合起来,旋转其中一个就可以使两者沿螺旋移动,螺纹愈密,螺旋直径愈大愈省力。螺旋在机械上应用极广,如螺钉、螺栓、压榨机、千斤顶等。
【螺旋桨】产生动力使飞机或船只航行的一种装置,由螺旋形的桨叶构成,旋转时桨叶的斜面拨动流体靠反作用而产生动力。也叫螺旋推进器。
【螺旋体】介于细菌和原生动物之间的一类微生物,形状弯曲,有较多的螺旋,不产生芽孢,没有细胞膜,有伸缩能力。梅毒、回归热等都是这类微生物引起的。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