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造句

1 正是这种行比伯夷、受命不迁的气节,令中华民族几经沧桑,却多难兴邦,几经存亡,终走向繁荣。

2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3 伯夷、叔齐以两男子欲扣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

4 也就是说,如果此刻满者伯夷空军用F4作为护航飞机的话,就完全有可能把玫瑰特种部队投放到加里曼丹岛来。

5 伯夷因为顾全荣誉、名声而死,就一定清高、神圣吗?

6 扣马村在会盟镇的东北角,相传武王伐纣路过这里,被伯夷叔齐两个老顽固扣住马头劝谏,后人就把这里称为扣马村。

7 还有闻仲太师,还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自作孽不可活啊,也许正是那种傻劲才最令人敬重吧。

8 商朝末年,周武王要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这样做不仁慈。

9 孟子把柳下惠和伯夷并称为百世之师,令人感叹的是师承先贤、亲承教化没有机会,实在是有原因的。

10 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庄子

11 就在叔旦忙着准备任官令时,伯夷及叔齐两人私下对这样的发展讨论了一番。

12 垂作共工,利器用;益作朕虞,育草木鸟兽;伯夷作秩宗,典三礼;夔典乐,和神。

13 伯夷叔齐能够大节不夺,成仁取义,这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口气在。

14 历史上著名的逊让君位的伯夷、叔齐,其故里就在此地。

15 古贤人伯夷叔齐不满周武王挑起战争,逃至此处,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留下千古佳话,是抱节守志的典范。

16 然而世俗社会权力仍是至高无上的,伯夷的“积仁洁行”,孔子的“七十子之徒”都是在权力面前轰然倒塌的。

17 伯夷,叔齐二人为了不食周朝的食物,最后绝食而死。

18 看着一群率真的老人,我想起了长旺村不仅有伯夷叔齐的传说,还有一个传承至今的民俗。

19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0 满者伯夷总统素里加罗认为柔佛统一之后将对满者伯夷形成半包围圈,菲律宾总统马卡帕加尔则认为沙巴是菲律宾的一部分,不应被柔佛吞并。

21 的伯夷、叔齐,自此以后有名有姓、隐名埋姓的隐者更是多若繁星,数不胜数。

22 满者伯夷国王克塔拉亚萨随后反戈,打退元军,统一爪哇.

23 画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避于首阳山采薇(俗名野豌豆),最后饿死的故事。

24 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近有清华校友朱自清饿死不吃美国粮!韩国汉城街头看不到日本汽车,韩国有40多个民间团体支持抵制日货,韩国女星金喜。

25 另外,在加里曼丹岛上的满者伯夷陆军还有2个师,丛林里的大雅人对我们也不是完全的信任。

26 在那种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的社会中,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宁肯饿死于首阳山上,以示不屈。

27 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28 殷既平,伯夷耻之,义不食周粟,遂饿死。

29 伯夷、叔齐也可称得上是守死善道了。

30 世风日降,炎凉百出,桂附之功不在硝黄下,孟子与伯夷并称为百世师,致叹于亲炙之无从,良有以也。

31 一番话说的铿镪顿挫、义正言辞,直接把满者伯夷的攻击定性为见钱眼开、夺宝杀人的强盗行径。

32 闭心自慎,独立不迁,横而不流,无私且行比伯夷,具有完美主义的色彩。

33 伯夷,叔齐二人为了不食周朝的食物,最后因绝食而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