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之邦造句
-
1 那时候的中原人自称为礼仪之邦,把周边经济落后的民族称之为蛮夷,说他们“披发左衽”、“披发文身”,坚决与他们划清界限,叫做“华夷之辨”。
2 我大宋乃文明之国,礼仪之邦,与人家签订的合约,墨汁未干,怎能出尔反尔?
3 这样他的人就都不会挨冷受冻的了!“不愧是礼仪之邦的朋友,哈哈哈,那我就不客气了。
4 皇上!族别法有违仁德,我华夏礼仪之邦,历朝历代素来讲究以仁化仇,以德报怨,即便是对戎狄蛮夷,只要归附称臣即恩结之,教化之。
5 如丁光训所说,中国是文明古国,是道德礼仪之邦。
6 文摘: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誉,礼仪制度由来已久,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体系,服装文化较为集中地反映出各种礼制礼仪规范.
7 回首故往,中国乃道德礼仪之邦,儒家的理想人格更是强调重德精神。
8 礼仪,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公认中国为礼仪之邦。
9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宗教大都以伦理为重。
10 礼仪之邦讲文明,和谐社会树新风。邻里之间互帮助,亲如一家乐融融。无私奉献人人赞,尊老济困留美名。志愿服务铸大爱,尽显浓浓中国情!
11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12 文明大国,礼仪之邦;和谐盛世,文明风尚;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市容整洁,花木吐芳;出门礼让,道路通畅;明礼诚信,敢于担当;团结互助,温暖心房。
13 有夜伴孤灯的勤奋,有拾金不昧的诚实,有三顾茅庐的诚意,有精忠报国的志气,铸就中华文明的长城,扬礼仪之邦的雄风。
14 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和谐盛世,文明风尚。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市容整洁,花木吐芳。出门礼让,道路通畅。明礼诚信,敢于担当。团结互助,温暖心房。
15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人的生活处处体现着文明礼仪.
16 在日本这个亲切好客的礼仪之邦,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种服务,包括那种经常出现在声色场所的有偿陪侍。
17 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我们偏说是圣贤礼仪之邦;明明是赃官污吏的政治,我们偏要歌功颂德;明明是不可救药的大病,我们偏说一点病都没有!却不知道: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若要政治好,须先认现今的政治实在不好。胡适
18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并以“礼仪之邦”。
19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20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誉,礼仪制度由来已久,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体系,服装文化较为集中地反映出各种礼制礼仪规范.
21 日本这个亲切好客的礼仪之邦,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种服务,包括那种经常出现在声色场所的有偿陪侍。
22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北京是文明之都,有着上千万知书达理的市民。
23 堂堂汉人十三岁就要学乐诵诗的礼仪之邦,十五岁就开始学射御的尚武民族,后世竟然无一人传习。
24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25 礼仪之邦讲文明,微笑服务展风采。低碳绿色时尚美,财源茂盛滚滚来。生财有道礼谦让,恭喜发财发大财。东西南北左右中,你来我往大气派。
26 想你们中原人士素以礼仪之邦自居,想你一个妙龄女子,怎的出口如倒粪。
27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这与历代统治者重视文化礼制的建设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28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有很多的讲究,有尊称,有谦称,还有自称、他称、鄙称、专称、代称、惯称等等,其内容浩淼无边,需要我们慢慢了解。
29 但是中国武术却有着鲜明的伦理特色,处处表现着我们这个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特征,形成它重传统、重经验、尊师爱徒的人伦观念。
30 礼仪之邦,邻里和睦;待人温和,心存善念;乐于助人,文明传递;杜绝暴力,修身律己;做事明理,尊老爱幼;拒绝迷信,相信真理。愿祖国未来更灿烂!
31 世界公认中国是礼仪之邦。
32 都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但是过于繁复的礼节只会给对方增添压力.
33 当然也有说法是咱们这里是礼仪之邦,古人祭祀主祭敬三杯,陪祭人多啊,也就以六杯代表了。
34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古人留下来的那套关于尊称、谦称、贬称的规矩,早已被淡忘了。
35 文明礼仪之邦,奏起和谐乐章。低碳环保生活,绿色家园共创。盛世盛会盛情,中华神采尽显。科技教育农业,国富民强兴邦!
36 鲁国不愧为“礼仪之邦”,对哀姜仍以国君夫人之礼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