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①<名>方向,同“北”相反。《过秦论》:“~取汉中,西举巴蜀。”②<动>向南走。《墨子·贵义》:“~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③<名>古代乐舞名称。《诗经·鼓钟》:“以雅以~。”
nān见“南无”。
【南冠】楚人冠名。后借把羁留异地或作为囚犯的代称。
【南柯梦】比喻空幻和富贵得失天常。
【南亩】南面田地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故古代农田多向南开。后泛指农田。
【南云】南飞的云,古诗文中常借以表达思亲、怀乡之情。
【南枝】南向的树枝,后常借指故乡。
【南无】又写作“南膜”,梵语音译字。佛教用语,表示对佛的尊敬和虔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ēng(徵)①<动>出征;远行。王昌龄《出塞》:“万里长~人未还。”②<动>征伐;征讨。《赤壁之战》:“挟天子以~四方。”③<动>征收;争夺。《促织》:“宣德间,宫尚促织之戏,岁~民间。”《答司马谏议书》:“为天下理财,不为~利。”④<名>赋税。《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去关市之~。”⑤<动>征召。《张衡传》:“公车特~拜郎中。”⑥<动>追究。《左传·僖公四年》:“寡人是~。”⑦<名>证明。《观巴黎油画记》:“而其事信而有~。”⑧<名>迹象;预兆。《史记·项羽本纪》:“兵未战先见败~。”
【征夫】⒈行人;旅人。⒉从役之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ěi①<名>北方。《愚公移山》:“本在冀州之南,河旧之~。”②<动>向北行。《赤壁之战》:“操军破,必~还。”③<动>打了败仗往回跑。《垓下之战》:“未尝败~。”④<名败逃者>。《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
【北面】旧时君见臣,尊见卑,长见幼均南面而坐,因此北面指向人称臣或拜师。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á①<动>砍伐。《伐檀》:“坎坎~檀兮,置之河之干兮。”②<动>敲打。高适《燕歌行》:“摐金~鼓下榆关。”③<动>讨伐;攻打。《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我。”④<动>攻破;破坏。《谋攻》:“故上兵~谋,其次~交。”⑤<名>功劳;功业。《信陵君窃符救赵》:“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也。”⑥<动>夸耀,自夸。《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其功。”
【伐冰之家】指贵族豪门之家。古代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时才能用冰,伐冰即凿痧窖取冰。
【伐柯人】媒人。
【伐性之斧】砍伐生命的利斧,比喻损害身心的事情。白居易《寄卢少卿》:“艳声与丽色,真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