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ǔ古时礼服上绣的半白半黑的花纹。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fú①<名>古代礼服上青黑相间的花纹。《》考工记·画绩:“画绩之事……黑与青谓之~。”②<名>通“韨”,古代贵族祭祀时戴的蔽膝,用熟皮做成,遮在膝前。古诗《偕隐歌》:“我~子佩。”③<名>通“绂”,系印章或佩玉用的丝带。江淹《杂诗·谢光禄郊游》:“云装信解~,烟驾可辞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én①<名>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后写作“纹”。《公输》:“荆有长松~梓楩楠豫章。”②<形>华美;有文彩的。《冯谖客孟尝君》:“黄金千斤,~车二驷,服剑一。”③<名>文章。《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者,太守也。”④<名>文字。《游褒禅山记》:“独其~犹可识。”⑤<名>非军事的,与“武”相对。《谏太宗十思疏》:“~武并用,垂拱而治。”⑥<动>在身上刺花纹,叫“文身”。《庄子·逍遥遊》:“越人断发~身。”⑦<名>文化;文教。《论语·子罕》:“~王既没,~不在兹乎?”⑧<量>用于旧时的铜钱,古称铜钱一枚为一文。《魏书·高崇传》:“在市铜价,八十一~得铜一斤,私造薄钱,斤馀二百。”⑨<动>修饰;掩盖。《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成语有“文过饰非”。⑩<名>规定、仪式。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成语有“繁文缛节”。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āng①<量>音乐的一曲。《史记·吕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令乐人歌之。”②<量>文章或作品的一篇。《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③<名>文章。《三国志·陈思王植传》:“下笔成~。”④<名>法令规章。《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耳。”⑤<名>奏章。《狱中杂记》:“是无难,别具本~。”⑥<名>印章。《核舟记》:“又用篆~一,文曰‘初平山人’。”⑦<名>花纹。《捕蛇者说》:“黑质而白~。”⑧<形>明显;鲜明。《甘藷疏序》:“足以活人者多矣。或隐弗~。”⑨<动>表扬。《商君书·说民》:“~善则过匿。”后来写作“彰”。
【章程】章术法式。
【章服】古代以日、月、星、龙、蟒、鸟、兽等图文作为等级标志的礼服。
【章甫】殷代礼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