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①<名>金子;黄金。《乐羊子妻》:“羊子尝行路,得遗~一饼。”
【又】指铜。《荆轲刺秦王》:“秦王购之~千斤,邑万家。”②<名>泛指钱币;钱财。《报刘一丈书》:“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以私之。”③<名>金属的通称。《劝学》:“~就砺则利。”《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人十二。”④<名>金属制成的器皿器具。《木兰诗》:“朔气传~柝,寒光照铁衣。”⑤<形>像金属般的;比喻坚固。《过秦论》:“自为关之固,~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⑥<量>货币单位。周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一镒为一金,两汉以黄金一斤为一金,汉以后以银一两为一金。《公输》:“子墨子曰:‘请献十~。’”《垓下之战》:“吾闻汉购我头千~。”《五人墓碑记》:“有贤士大夫,发五十~,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左忠毅公逸事》:“持五十~,涕泣谋于禁卒。”⑦<名>金色;金黄色。《促织》:“巨身修尾,青项~翅。”
【金榜】黄金制成的匾额。多指科举应试录取的榜。
【金波】⒈月亮,月光。⒉月光下的水波。⒊酒名。⒋地名,在今河北大名东。
【金城汤池】金属造成的城,蓄满开水的护城河。比喻城防坚固不可摧。
【金兰】⒈牢固而融洽的友情。⒉指结义的兄弟姐妹。
【金瓯】⒈金制的盆盂之类。⒉比喻国土完固。
【金阙】⒈道家所说的天帝居住的黄金阙。⒉代指人间帝王的宫阙。
【金蛇】喻闪电之光。
【金屋】华丽的房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ū①<名>本义为屋顶,后泛指房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我~上三重茅。”②<名>泛指覆盖物,如车盖等。《史记·项羽本纪》:“纪信乘黄~车。”
【屋除】屋前台阶。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uǎn<动>挑拣;选择。《左传·定公八年》:“孟氏~圉人之壮者三百人。”
【选举】古代通过推选或科举选拔官吏的制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