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èng①<名>睡眠中的幻象。李后主《望江南》:“多少恨,昨夜~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②<名>湖名,即云梦泽的江南部分。《梦溪笔谈·辩证二》:“亦以谓江南为~,江北为云。”③<名>泛指云梦泽或湖沼。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水落鱼梁浅,天寒~泽深。”④<动>做梦;梦见。《后汉书·灵帝宋皇后纪》:“昔晋侯失刑,亦~大厉被发属地。”
【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后因以“梦蝶”表示人生变幻莫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uàn(1)没有现实根据的;不真实的:虚~|梦~|~想。(2)奇异地变化:~术|变~莫测。
【幻灯】(1)利用强光和透镜的装置,映射在白幕上的图画或文字:放~|看~。(2)幻灯机。
【幻灯机】放映幻灯的装置,主要由光源、透镜和机箱构成。也叫幻灯。
【幻化】奇异地变化:雪后的山谷,~成一个奇特的琉璃世界。
【幻景】虚幻的景象;幻想中的景物。
【幻境】虚幻奇异的境界:走进原始森林,好象走进了童话的~。
【幻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的感觉,例如没有声音而听见声音。有某种精神病或在催眠状态中的人时常有幻觉。
【幻术】见〖魔术〗。
【幻想】(1)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2)这样的想象:这是一个美丽的~。
【幻象】幻想出来的或由幻觉产生的形象。
【幻影】幻想中的景象。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pào(1)(~儿)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造成的球状或半球状体:水~|肥皂~儿。(2)(~儿)象泡一样的东西:灯~儿|手上起了~。(3)较长时期地放在液体中:两手在水里~得发白。(4)故意消磨(时间)。另见pāo。
【泡病号】(~儿)指借故称病不上班,或小病大养。
【泡菜】把洋白菜、萝卜等放在加了盐、酒、花椒等的凉开小里泡制成的一种带酸味的菜。
【泡饭】1加水重煮的或用开水泡成的比较稀的米饭。
【泡饭】2把汤或水加在米饭里。
【泡沸石】矿石,主要成分是含铝的硅酸钠或硅酸钙,大都为无色或白色的结晶,有玻璃光泽,遇酸类即分解,用来软化硬水。有天然出产的和人工制造的两种。
【泡货】<方>体积大而分量小的物品。
【泡沫】聚在一起的许多小泡。
【泡沫玻璃】一种建筑材料,是在普通玻璃粉末中加入少量在受热时能分解出气体的物质(如碳酸钙等)所制成的玻璃,具有隔音和绝热的性能,很轻,可以浮在水面上。
【泡沫剂】制造泡沫混凝土的原料之一,通常用松香、火碱溶液和胶体溶液等制成。
【泡沫水泥】一种建筑材料,是用水泥、水和泡沫剂混合制成的水泥。泡沫水泥里有许多小孔,具有隔热、隔音等性能。
【泡沫塑料】有很多小气孔的塑料,用树脂经过机械搅拌发泡或加入起泡剂制成。质轻,能隔热、隔音、防震、耐湿、耐腐蚀。如聚氯乙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泡沫橡胶】海绵状、具有许多小孔的橡胶,用生橡胶加起泡剂或用浓缩胶乳边搅拌边鼓入空气,再经硫化制成。质轻,柔软,有弹性,能隔热、隔音、耐油、耐化学药品。也叫海绵橡胶。
【泡汤】<方>落空。
【泡桐】落叶乔木,叶子大,卵形或心脏形,表面光滑,背面有茸毛,圆锥花序,花冠紫色,结蒴果,长圆形。木材质地疏松,可制乐器、模型等。也叫桐。
【泡漩】波浪翻滚并有漩涡的水流。
【泡影】比喻落空的事情或希望。
【泡子】1(pāozi)<方>小湖,多用于地名:~沿(在辽宁)|干~(在辽宁)。
【泡子】2(pàozi)<口>灯泡。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yǐng①<名>影子。《江水》:“素湍绿潭,回清倒~。”②<名>身影。《项脊轩志》:“吾儿,久不见若~。”③<名>日光。《项脊轩志》:“日~返照,室始洞然。”④<动>隐藏。《智取生辰纲》:“只见对面松林里~着一个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