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i①<名>外面;外部。《邹忌讽齐王纳谏》:“旦日,客从~来。”②<名>表面;外表。《赤壁之战》:“今将军~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③<副>以外。《大铁椎传》:“大铁椎~,一物无所持。”④<动>置之于外;除去。《管子·明法》:“所以禁过而~私也。”⑤<动>疏远。《易经·否》:“内小人而~君子。”⑥<名>传统戏剧中扮老年男子的角色。”
【外朝】⒈天子、诸侯听政议事的地方。相传周时天子诸侯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⒉指在外朝参政议事之人。
【外交】古指臣子私自会见诸侯。
【外戚】帝王的母亲、妻子一方的亲戚。
【外史】⒈官名,颁布帝王命令及掌管地图等。⒉指野史、杂史或记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āng①<名>两船相并,也指并排竹木做成的筏。《诗经·谷风》:“就其深矣,~之舟之。”②<名>方形,与“圆”相对。《促织》:“形若土狗,梅花翅,~首,长颈。”③<形>正直。《屈原列传》:“~正之不容也。”④<名>方向;方位。《赤壁赋》:“不知东~之既白。”⑤<名>区域;地方。《<论语>六则》:“有朋自远~来,不亦乐乎。”⑥<名>方圆;周围。《归园田居》:“~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⑦<动>比拟;相比。《察变》:“则三古以还年代~之,犹瀼渴之水。”⑧<名>方法;计策。《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略。”⑨<道理;礼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旦知~也。”?秋水》:“吾长见笑于大~之家。”⑩<名>药方;单方。《林黛玉进贾府》:“请了多少名医修~配药,皆不见效。”⑾<介>当;在。《伶官传序》:“故~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⑿<副>才;刚刚。《雁荡山》:“伐山取材,~有人见之。”《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成草。”⒀<副>正;正在。《荆轲刺秦王》:“秦王~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⒁<副>将要;就要。?涉汇》:“吾~高驰而不欧。”⒂<动>纵横;方圆。?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之地~千里。”
【方技】指医、卜、星、相之术.
【方士】方术之士,指古代从事仙、炼丹等迷信活动的人。
【方夏】中国。
【方舆】1.指地,古代以为天圆地方,又有天为盖。2.指天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èi①<名>里面;内部。《邹忌讽齐王纳谏》:“四境之~,莫不有求于王。”
【又】特指朝廷内或国内。《过秦论》:“当是时也,商君佐之,~立法度,务耕织。”
【又】指家庭内部。《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无应门五尺之僮”②<名>内心。《赤壁之战》:“而~怀犹豫之计。”③<名>内室;特指皇宫。《长恨歌》:“西宫南~多秋草。”④<名>女色。《左传·僖公十七年》:“齐侯好~。”⑤<名>妻妾的泛称。后专指妻,如南朝人徐悱有《赠内》诗。今人也有谦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贱内”的。
【引】妻子一方的亲戚,如“内兄”、“内侄”。
nà<动>同“纳”。接纳;收容。《中山狼传》“先生如其旨,~狼于囊。”《鸿门宴》:“距关,毋~诸侯。”
【内嬖】受君主宠幸,又指君主宠幸的人。
【内阁】⒈明清时期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关。明洪武十五年,仿宋制,高诸殿阁大学士,因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之下,故名内阁。⒉内堂,贵族妇女的卧室。
【内省】宫禁之内。
【内传】解释经义的文字叫内传;广引事例、推演本义的叫外传。如关于《诗经》的就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传记的一种。以记述轶闻趣事为主,如《隋书·经籍志二》有《汉武内传》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uán①<形>圆形,与“方”相对。《荀子·赋篇》:“~者中规。”②<形>完备;周全。《文心雕龙·镕裁》:“故能首尾~合。”成语有“自圆其说”。③<形>婉转。白居易《题周家歌者》:“深~似转簧。”④<代>指天。古时有人认为天是圆形的,地是方形的。《淮南子·本经》:“戴~履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