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①<动>说;谈论。《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所闻。”《邵公谏厉王弭谤》:“吾能弭谤矣,乃不敢~。”②<名>言语;言论。《鸿门宴》:“至军中,具以沛公~报项王。”《邵公谏厉王弭谤》:“王不听,于国人莫敢出~,三年,乃流王于彘。”③<名>一字为一言。《琵琶行》:“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④<名>一句为言。《信陵君窃符救赵》:“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⑤<名>著作;书籍。《过秦论》:“焚百家之~,以愚黔首。”⑥<助>无实在意义。《归去来辞》:“世与我相违,复驾~兮焉求?”⑦词缀,多用于动词之前。《左传·僖公九年》:“既盟之后,~归于好。”
【言瑞】守信之言。
【言重】出言慎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ǎn①<名>写字用的竹简、竹片。蔡邕《独断》:“策者,~也。”②<名>笏;手板。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有一人紫衣象~前趋。”③<名>书信;信函。《梦溪笔谈》:“乃为一~答之。”④<动>同“拣”,挑选。《核舟记》:“盖~桃核修狭者为之。”⑤<形>简单;简略。《石钟山记》:“盖叹郦元之~,而笑李渤之陋也。”
【简练】⒈用心研习。⒉简明干练。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ì①<名>心意;意图。《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偿赵城。”②<名>意义。《马巴黎油画记》:“则其~深长矣。”③<名>心情;神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同宦游人。”《狼》:“目似螟,~暇甚。”④<名>情趣。《醉翁亭记》:“醉翁之~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⑤<动>料想;估计。《鸿门宴》:“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促织》:“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其至此哉!”⑥<动>怀疑。《列子·论符》:“人有亡铁者,~其邻人之子。”
【意表】意料之外。
【意会】不用说明解释而内心明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āi①<动>具备。枚乘《七发》:“滋味杂陈,肴糅错~。”
【又】完备;包括。《后汉书·班固传》:“仁圣之事既~,帝王之道备矣。”②<副>当;应该。白居易《洛下卜居》:“~知是劳费,其奈心爱惜。”③<动>欠。《红楼梦》:“人家~咱们的……算一算。”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