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ī(1)用刀斧等由纵面破开:~木柴|~成两半◇~风斩浪。(2)正对着;冲着(人的头脸胸部):~头|~脸。(3)雷电毁坏或击毙:老树让雷~了。(4)简单机械,由两个斜面合成,纵截面呈三角形,木工、金工用的楔子和刀、斧等各种切削工具的刃都是劈。也叫尖劈。另见pǐ。
【劈叉】体操、武术等的一种动作,两腿向相反方向分开,臀部着地。
【劈柴】<轻>把木头锯断后又劈成的小木条,供引火用。
【劈刺】劈刀和刺杀的统称。
【劈刀】1刀背较厚的刀,用来劈竹子、木头等。
【劈刀】2用军刀杀敌的技术。
【劈里啪啦】【噼里啪啦】象声词,形容爆裂、拍打等的连续声音:鞭炮~地响|掌声~响起来。
【劈脸】正冲着脸;迎面。
【劈面】劈脸。
【劈啪】【噼啪】象声词,形容拍打或爆裂的声音:~的枪声|孩子们劈劈啪啪地鼓起掌来。
【劈山】用人力或爆破等方式开山:~引水|~造田。
【劈手】形容手的动作异常迅速,使人来不及防备:~夺过他的球拍。
【劈头】(1)正冲着头;迎头:走到门口~碰见了老王从里边出来。(2)开头;起首:他进来~第一句话就问试验成功了没有。也作辟头。
【劈胸】对准胸前:~一把抓住。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fēng①<名>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②<名>教化;感化。《战国策·秦策》:“山东之国,从~而服。”③<名>风俗;风气。《捕蛇者说》:“以俟观人~者得焉。”陆游《游西山村》:“衣冠简朴古~存。”④<名>作风;风度。《孟子·万章》:“故闻柳下惠之~声,鄙乎宽,薄乎敦。”⑤<名>民歌;民谣。如《诗经》中的十五国风。⑥<名>风声;消息。《儒林外史》:“才晓得是门子透~。”⑦<名>景象;景色。如“风景”。⑧<动>吹风;乘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浴乎沂,~乎舞雩。”⑨<名>某些疾病的名称,如麻风。
fàng﹤动﹥通“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汉书·蚡田传》:“乃微言太后~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ǎn①<动>杀。《荆轲刺秦王》:“左右既前,~荆轲。”②<动>砍。《过秦论》:“~木为兵,揭竿为旗。”③<动>断绝。《诗经·小雅·节南山》:“国既卒~,何不用监。”
【斩衰】旧时五种丧服中最重的一种,用粗麻布制成,左右和下边不缝。
【斩斩】⒈整齐;严肃。⒉堆垒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àng①<名>波浪。《石钟山记》:“虽大风~不能鸣也。”②<动>任纵;放纵。《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形骸之外。”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