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ín①<动>从高处向下看。《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无地。”②<动>到;靠近。《陈情表》:“州司~门,急于星火。”《观沧海》:“东~碣石,以观沧海。”③<动>面对;对着。《过秦论》:“据亿丈之城,~不测之渊以为固。”④<副>将要;快要。《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崩寄臣以大事也。”
【临池】学习书法。
【临存】地位高的人对下人的问候,看望。。
【临命】将死的时候。
【临蓐】将要分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án<形>困难;艰难。《察今》:“以此为治,岂不~哉?”《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封。”
nàn①<名>灾难;祸患。《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之间。”②<动>责难;质问;驳斥。《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任人,不为拒谏。”《问说》:“所谓交相问~,审问而明辨之也。”③<动>发难;造反。《过秦论》:“一夫~而庙隳。”
【难荫】官员死于王事,例皆录用其子,谓之难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ú①<副>不,表一般否定。②<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决,何也?”③<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fǒu通“否”。①<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②<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焉。”
【不齿】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
【不佞】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足以称宗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ì(1)躲开;回避:~雨|~风头|~而不谈。(2)防止:~孕|~雷针。
【避风港】供船只躲避大风浪的港湾。
【避讳】1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
【避讳】2<轻>(1)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儿:旧时迷信,行船的人~‘翻’、‘沉’等字眼儿。(2)回避。
【避忌】避讳(bìhui)。
【避雷器】保护电气设备或无线电收音机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原理和避雷针相同。
【避雷针】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
【避乱】躲开混乱局面。
【避免】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防止:看问题要客观、全面,~主观、片面。
【避难】躲避灾难或迫害。
【避世】脱离现实生活,避免和外界接触。
【避暑】(1)天气炎热时到凉爽的地方去住。(2)避免中暑:天气太热,吃点~的药。
【避孕】用器械或药物阻止精子和卵子相结合,使不受孕。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