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ì①<名>太阳。《夸父逐日》:“夸父与~逐走。”②<名>白昼;白天。《荆轲刺秦王》:“此臣~夜切齿拊心也。”③<名>一昼夜;一天。《垓下之战》:“尝一~千里,不忍杀之。”
【又】每天;天天。《劝学》:“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已。”
【又】一天天地。《涉江》:“鸾鸟凤皇,~以远兮。”④<名>日子;时间。《过故人庄》:“待到重阳~,还来就菊花。”⑤<名>往日;从前。《左传·襄公三年》:“~君乏使,使臣斯司马。”⑥<名>他日;以后的某一天。《列子·汤问》:“~以偕来,吾与若俱观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uǎn(1)暖和:风和日~|春~花开。(2)把东西放在火上或靠近火旁使变温暖:~酒|~一~手。
【暖房】1(1)旧俗在亲友结婚的前一天前往新房贺喜。(2)温居。
【暖房】2<方>温室。
【暖锋】暖气团向前移动时,遇到冷气团就沿着冷气团慢慢上升,并推着冷气团向前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所形成的锋面叫暖锋。也叫暖锋面。
【暖阁】旧时为了设炉取暖在大屋子里隔出来的小房间。
【暖和】<轻>(1)(气候、环境等)不冷也不太热:北京一过三月,天气就~了|这屋子向阳,很~。(2)使暖和:屋里有火,快进来~~吧!
【暖烘烘】(~的)形容温暖宜人。
【暖壶】(1)暖水瓶。(2)有棉套等保暖的水壶。(3)汤壶。
【暖帘】冬天用的棉门帘。
【暖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暖流的水温比它所到区域的水温高◇一股~涌上心头。
【暖瓶】<方>暖水瓶。
【暖气】(1)利用锅炉烧出蒸汽或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内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中,散出热量,使室温增高,管道中的蒸汽或热水叫做暖气。(2)通常把上述的设备也叫暖气。(3)暖和的气体。
【暖气团】一种移动的气团,本身的温度比到达区域的地面温度高,多在热带大陆或海洋上形成。
【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的颜色,如红、橙、黄。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暖水瓶】保温瓶的一种,瓶口较小,通常用来保存热水。也叫热水瓶,有的地区叫暖壶或暖瓶。
【暖袖】为了御寒缝在棉袄袖口里面增加袖长的一截棉袖子。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fēng①<名>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②<名>教化;感化。《战国策·秦策》:“山东之国,从~而服。”③<名>风俗;风气。《捕蛇者说》:“以俟观人~者得焉。”陆游《游西山村》:“衣冠简朴古~存。”④<名>作风;风度。《孟子·万章》:“故闻柳下惠之~声,鄙乎宽,薄乎敦。”⑤<名>民歌;民谣。如《诗经》中的十五国风。⑥<名>风声;消息。《儒林外史》:“才晓得是门子透~。”⑦<名>景象;景色。如“风景”。⑧<动>吹风;乘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浴乎沂,~乎舞雩。”⑨<名>某些疾病的名称,如麻风。
fàng﹤动﹥通“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汉书·蚡田传》:“乃微言太后~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ián①<形>安静;心神安适。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然但觉心绪闲。”②<动>满不在乎;坦然。《荀子·富国》:“轻非誉而~失民。”成语有“恬不知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